小学生考场作文的折射

  中国人对考试并不陌生,中国的学生对考试更有独特的感情,他们久经考场,饱尝考试给他们  带来的各种滋味.中国的学生就是通过一场场考试逐年升级,逐段淘汰,金字塔式的人才结构  就是这样形成的.通过考试来选拔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作出鉴定,到目前为止还是一种具  有普遍性的手段.各地区乃至一个非常小的行政区都有命题权,命题人对考试的理解和教育改  革的认识也不完全一致,再加上各级行政部门有自己对考试改革的设想和举措,所以就形成纷  呈的考试格局.语文试卷由许多部分组成,但不管怎么说,作文还是较为重要的一  个部分所以,至今为止,作文在一张卷子上所占的分值还是最高的,一篇作文  的分值几乎占据了整张卷子的半壁江山,换句话说,语文考试是绝对少不了作文的,从  全国近几年的考场试卷来看,作文的分值有所增加,有些地区的考试干脆只考一篇  作文.应该承认,只写一篇作文来判定一个人语文能力也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作文毕 竟是一个人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但是把考试全寄托在作文中,对较差的  学生来说,太难了.近年来,许多命题者费了很多时间研究命题的形式和内容.从题目类型  看,那可以说是日益出新,全命题,半命题,甚至自由命题,给学生的考场作文带来一定  自由度,学生考场作文也不会离题太远.有些还给予学生一些写作素材,提供  写作内容,如看图作文,材料作文,让学生的写作基本内容得以保障,亦可拓宽  写作思路.许多专家在研究考场作文命题,许多家长,教师,学生也在研究.家长,  学生,教师作为接受命题的对象,尽可能掌握各种命题的形式,以考出最好的成绩.他们研究命  题的热衷度高得难以想象.于是,"哪些命题出现的概率最高,哪种命题最可能考"便成  为他们议论的话题.特别是每年夏季,各地区期末考试一结束,考试题目汇编刚一出台便一抢  而空,大家认为这比课程标准还重要,好像来年还考这些题目似的,这种重视关注程度不比世  界杯足球赛低,因为,这张考卷的得分将决定小学生第一次拼搏是否成功.多年来,  学生对考试非常重视,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达到基本要求,许多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良好成绩,  他们已在平时练就过硬的基本功和较强的写作能力,他们写的作文也不愧为优秀  作文.但是仔细审读学生的考场作文,会发现还有相当数量的考场作文  存在很多问题,扣题不紧,内容贫乏,顾此失彼,言不及义,语言干瘪等现象比较普遍,尤其  是作文的程式化现象比较严重,选材单一,而且老化,人云亦云,结构模式化,缺乏新鲜  感和时代气息.考场作文的水平明显低于平时作文的水平.学生虽冥思苦想,  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好文章来.这不得不使我们大家一起来反思其中的原因.  作文应该是自己心身的反映,学生应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经过自己的思考用  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是人的思想的外现.但是,现在的考场作文,从文章的内容  来看,许多学生不能写自己的想法,写自己经历过的事,而是借用别人的材料为自己所用.他们  在考试前,选择作文选中的优秀作文,背诵大量的各种题材的文章考试时备用.  这样的文章虽然语言流畅,结构合理,但学生在考试时移用他人的作文,显然写的不是  自己生活的一个部分,当然就不会有自己最深切的感受.如;很多考生在一次考场作文  中写乘车时,途中上来一位老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把座位让给那为老人.这样的材料  被用于作文之中实在太滥,很有可能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让座位的切身体会,只为了写  作文而借用别人的材料,或者是作文选上刊登过的,或者上课时其他学生交流  过的.考生为了得到一个自己比较有把握的分数,就不厌其烦地反复使用多次使用过的材料.  这样的作文既不可能吸引人,也不可能得到高分.试想:如果你是阅卷老师,你看到一  个考场的考生写的作文都大同小异,有些甚至不差毫厘,你会给这些考生打高分吗   借用别人的素材,实际上是盗用别人的素材产权,这是不道德的做法,也  是投机的做法,应该予以抵制.作文最能看出一个人的道德观,盗用别人的材料,既反  映不了个人的真切想法,也对自己作文的不负责任,学生不知道这种做法是对自己写  作能力的怀疑和轻视,他们不相信自己,只相信别人.当然,许多学生并不知道这种做法的危害,    只知道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分数.如果考场作文都采用别人的素材,那么  今后的作文路子就会越走越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作文就会越来越多.要  知道写作本来就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写作的素材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如果想不劳而获,  你的作文水平就难以提高,你也不会有最实际的感受,只有经过艰苦地思索,艰苦地写  作,不断地修改,才能提高作文水平.用别人的素材写考场作文是  一种情况,而背自己平时写过的作文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情况.虽然不盗用别人的  作文素材,但在考场里写作,学生仍没有十分把握,为了自己的前途,只能把平时  的得意之作再次登台献艺,以保万无一失.从以上两种考场作文现象,可以看出考  场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平时写作,还会有一部分学生精益求精,因为那是  一种练兵,即使写得不尽人意,也还有再写的机会.而考场作文就此一篇,如果放大胆  子写,即使有这个想法,恐怕也没有十分娴熟的技巧和表达能力在考场上即兴写作,考生的心  里还是没底,还会揣揣不安.一偏题,那就不是扣几分的问题了,可能就会六年的苦熬在顷刻之  间付之东流.考试的负担时刻困惑着年幼的小学生,在这种压力之下,也只好尽可能向  平时靠拢,尽可能从自己的作文仓库里寻找与考题匹配的写作材料.学生之所以  会毫无顾虑地采用别人的作文材料,恐怕与考试命题有关.有些命题,实际上不是一个  真正的题目,而是写作的范围,如《一件有意义的事》这种题目,适合这个题目的素材  有很多,每个学生都能一下子罗列出很多材料.考试时如果遇到这个题目,学生不费吹灰之力  就能背出一篇好作文来.这种命题考不出学生的真正水平,平时作文水平较差  的学生,因为命题正中下怀,也能考出令人满意的分数,而平时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  也没有多大的优势,结果作文分数的差距不大,考试没能考出学生之间的差异.那些平  时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尝到了背作文的甜头,自然就会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  去.出这种题目的命题老师应该好好地反省自己,你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负面效果 对今后的  作文导向起什么作用 是自己不断努力写作呢 还是只要背背别人的作文以应  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