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采访的读后感300 字
他说那里有他的命,如果离开了,命就没了。
通过采访的镜头,我认识了一个叫做卢安克的教育志愿者,他在广西板烈陪伴着那里的几代留守儿童。然,在访问中,我看到了深深嵌在眼眶的那双淡蓝色的眸上铺盖着一层薄薄的雾,那似乎包裹着太多、太复杂的情感,而其中的不舍和无奈又太过于浓郁,仿佛穿过了眼前的屏幕,直接地穿透过我的心弦。他金色的眉毛也已淡白,不知是岁月太过于不留情面,还是心事太重纵使他一夜愁白,眼前不过四十多岁的卢安克身子已略显佝偻且瘦削,他晃晃荡荡从稻田边上走过来,晃着那身薄薄的篮球服,整个人似有种病态的苍白。
采访中,卢安克总是不太愿意说话,总是沉默。他一路来拜访了他班里最沉默寡言的小罗和最爱闹的韩运在他们的一路走访,我被那一群纯朴善良的留守儿童所感动、更为这位真诚热爱着这发山区里孩子的志愿者卢安克所感动。
他为成了板烈三代孩子的依靠,他们的朋友,他们的权威,与这片热土早已难舍难离了,仿佛是骨与肉般不可分割了。他说:"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儿女,那儿女便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学生,那么学生便是他们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国家,那么孩子便是他们的后代。"他给了这大山的孩子们一个归属,以此给予他们力量,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未来-更强、更稳定的未来。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多年的相伴,终有一别,他知道每次离开都是对孩子的伤害,却又不得不如此......
也能通过这次的采访,作一个告别罢。
这亦是人生的无奈,无法避免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却无力于生活所迫,被逼要为五斗米而折腰,此乃何等哀哉!此不仅是个人无法实现理想之悲,更是整个社会之哀!
最后就借用一段话作结吧--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