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喜 “ 岛 ” 上 千 重 浪
( 57 分)
黄老邪英姿飒爽,面对江湖险荡,独自居于海岛,欣赏海岛田园风光,拥有奇花秀石, 蓝天白云,只为自己的净土添上千重浪花,浪迹天涯。纵金庸之说纯属虚构,但世间确有至 情至性之人,他们隐于乐土,活在当下。
深阔的丛林,隐约见到七位文人饮酒而 歌,时而吟唱,时而舞蹈,沉醉至此,竟不知有人来也。中有一人,脱衣裸地,抱酒而对天 长啸,不拘礼节,只为心中畅快。只有一人,伴奏《广陵散》,时而轻快,时而迟缓,情绪波 动不已。歌声不绝不 (应为“如”) 缕,传出林外。丛林便是“岛”,七贤 倚林而歌,倚土而喝,与林中鸟共谱美曲。守望心灵净土,共逐“岛”上千重浪,浪遏世俗。
瞬时,一位年青人栖息在瓦尔登湖,垂钓溪边,面朝天空。湖中美景遍布,纵无黄老 邪明月秋风,但却具有别具一格之闲情志趣。他日落方息,陶冶心中净土,全不知湖外之世, 一心只为闲适。他言:孤独为他一生伴侣,他至今为到比它生活更美好的伴侣 (此句 别扭) 。他心知多余的财富只会买来多余的东西,不如适可而止,放下当前事务,静 心享受湖中风光。与鱼共乐,与水共流,守望心灵净土,追逐“岛”上千重浪,浪飞湖畔。
时光荏苒,当今此会 (“此会”两字多余) 亦不乏黄老邪之类人士。 季老,昔日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尝尽世间苦辣。他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 草多。纵生活无情,他乃 (应为“仍”) 潜心专研巴利文、梵文等多种语言, 世间大师难以找到与之媲美。他笔耕不辍,笔下道德文章,心怀良璞美玉,只追求自己心中 净土。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再现老邪作风。与文同伴,与书 同乐,守望心中净土,勇逐“岛”上千重浪,浪遏飞舟。
诚然,此三者皆怀梦想。纵世间 对他不公,他亦无怨言。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岛”,“岛”内事物应有尽有,为他们个 人专属,纵有人进入,只会落个迷途失踪,不知归路下场。此时,“岛”上桃花始盛开,春 光乍现,我闭目思之,隐隐约约又看到他们在自己的净土上畅尽心声,守望梦想,驾着理想 的小舟,划着桨儿,慢慢漂流,去向远离尘嚣俗土的地方,久久才消失。
【点评】 此文在 立意选材和语言结构上均出色,实为上乘之作。
一.立意选材方面:“岛”为心 灵净土,矢志不移。准确地把握了命题者的意图和材料的用意,非常切题。选取 “ 竹林七贤”, 梭罗的散文《 瓦尔登湖》和 季 羡 林 大 师 三 例 来 阐 释 , 有 典 型 代 表 性 , 阐 释 贴 切 到 位 。
二.语言简练不冗余。如“放下 当前事务,静心享受湖中风光。与鱼共乐,与水共流”, “他笔耕 不辍,笔下道德文章,心怀良璞美玉”,“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 惊”等。
三.结构上每阐释一例的最后总 结 句 构 成 排 比 , 形 成 照 应 。 开 头 点 题 , 结 尾 总 结 , 全 篇 浑 然 一 体 。
【附上有助理解的两则材料】
1.“竹林七贤”是中国魏晋时 期七位名士( 嵇 康 、 阮 籍 、 山 涛 、 向 秀 、 刘 伶 、 王戎 及 阮 咸 )的合称,成名年代比“ 建安七子 ”晚一些。七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 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
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 司马氏 集团 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因此被杀。山涛、王戎等则是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 高官,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心腹。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片段: 所 谓 达 则 兼 善 而 不 渝 , 穷 则 自 得 而 无 闷 。 以 此 观 之 , 故 尧 、 舜 之君世, 许 由 之岩栖,子房之佐汉, 接舆 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也。
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 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
2.这是梭罗在《瓦尔登湖》一 书中记述的他的山居岁月的开始。这一年,7 月 4 日,恰好那一天是 独 立 日 , 美 国 的 国庆 , 他 住 进 了 离 波 士 顿 不 远 的 无 人 居 住 的 瓦 尔 登 湖 边 的 山林 中,从 此 独 立 生 活 了 两 年 多 。 他 在 这 个 森林 中,亲 手 盖 起 了 一 栋 小 木屋 ,并向 世 人 宣 告 了 他 个 人 生活 与 精 神生活 的“独立”。他的小木屋里只有一张床和一套 被褥 ,有几 件简单的 炊 具 和 几 件 换 洗 的 衣服 。他要 进 行 一 次 回 归 自 然 的 实验 。 梭罗在小湖边自己开荒种地,每天 打猎 和 伐 木 。 他 过 着 那 种 近 似 原始 的、极 其简朴的 生 活 , 以 便 认 真 地 观 察 和 体 会 人生 的 真 谛 。 在 这 木 屋 里 , 在 这 湖 滨 的 山林 里,他 观察 着 , 倾听 着,感 受 着 , 沉 思 着 , 并 且 梦想 着。每 天 , 他 都 要 把 自 己 回 归 自 然 以 后 的 观 察 和 体验 ,以及 他 的 思 考 、 感 触 写 在 日记 中。他 分 析 研 究 了 他 从 自 然 界 得 来 的 音讯 、 阅 历 和 经验 ,并从 中探索人生,阐述人生,振奋人生。 现代生活中的 文明人 , 最 难 以 忍 受 的 就 是 寂 寞 , 最 大 的 问题 也是 寂寞。在 现代文 明 的 逼 迫 之 下 , 在 钢 筋 水 泥 的 城 市 森 林 里,人们离纯朴恬静的大自然已经越来越远,一些古朴的令人神往的 原始生活 已 经退化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是嘈杂、焦灼、浮躁和不安。人们生活在最热闹的 时代 , 却 显 得 比 所 有 的 一 切 都 要 难 以 忍 受 寂 寞 。 即 使 现代科技 可以让人们在 第 一 时 间 了 解 地球 每一 个 角 落 发 生 的 事情 ,却无 法 让 人 了 解 面 对 面 的 两 个 人 的 心 思 。 现 代 生 活 的 躁 动 会 无 孔 不 入 , 一 点 点 信息 就可 以 把 人 们 弄 得 鸡 飞 狗 跳 , 一 点 点 情绪 就把 人们的心咬得千疮百孔。现代生活创造出来现代化的同时,创造出来的种种寂寞更是无可抵 挡 的 。 人 们 的 心灵 越来 越 孤 独 , 却 从 未 想 过 大 自 然 的 寂 寞 是 医 治 文明 病的 最好方法。
(简析:梭罗积极 倡导一种 生 活 观 念 , 一 种 与 现 代 物 质 生 活 日 益 丰 富 相 对 立 的 简 朴 的 生 活方式 。)
&n bsp; (点评: 深圳市翠园中学语文组王月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