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怎么样

一、办学格局    我校始建于1958 年,为全国先进师范院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文明单位。历史上,我校几易校址。1971 年到2003 年间曾落址于马鞍山市湖东中路60 号,2003年8 月整体搬迁至现址——马鞍山市湖西南路369 号,地处马鞍山市城南新区,占地300 亩,另预留用地350 亩。到目前为止,学校已为国家培养培训合格人才一万多人,已形成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共同发展,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融为一体,全日制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统筹兼顾,自主发展与对外合作相结合的综合发展办学格局。目前,全日制在校生6900 人,专业 33 个 。          二 、 基 本 建 设    我校园区自东向西分三大功能区建设,其中教学区占地面积150 亩,体育运动区占地面积60 亩,生活区占地面积90 亩。校园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已建有教学生活用房9.7 万平方米,有教学楼、图书馆、网络中心、实验中心、音乐楼、美术楼、男女生公寓、食堂、商务用房等。教学设施方面,建有微机室10 个,语音室3 个共162 座,美术专用房32 个,形体练功房4 个,琴房114 个,多媒体教室31 个,实验室9 间,微格教室3 间。有微机671 台,钢琴100 架,数码钢琴45 台。各类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总值2300 万元。图书馆藏书22 万册,各类期刊杂志670 种,电子读物折合图书30 万册。建有400 米标准跑道运动场 1 个,篮球场 8 个(含 2 个灯光篮球场),排球场 6 个,灯光网球场 2 个。     三、专业建设    学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目前,学校33 个专业当中有9 个师范专业,24 个非师范专业。生源地为20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总体上,学校按照贴近社会需求,不断巩固师范类专业,大力发展非师范专业,精心培育品牌专业,狠抓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路,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丰富办学内涵。2005 年开始与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8 个“二学历”本科专业,与日本、新西兰、菲律宾、美国等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开展联合培养的教育。     四、师资队伍    通过“培、引、聘”等途径,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目前,有教职工288 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1 人,研究生及硕士在读教师108 人,攻读博士学位教师5 人,高校访问学者教师5 人。此外,外聘兼职教授50 人,外籍教师2 人。2006 年以来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00 多篇,各级各类研究立项课题70 多项;论著及参编国家规划的高职高专教材14 部。按照“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的原则,不断做好队伍稳定工作。通过明确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岗位职责分工,建立和实行岗位聘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我校计划从2006 年起以每年2000 人以上的招生规模,使2006 年在校生达到5000 人,2007 年突破6100 人,到2010 年在校生稳定在7500 人左右。专业建设上,着眼地方战略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大力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非师范专业,使2010 年各类专业总数达到35 个。全面启动二期工程建设,使校园占地面积达到650 亩,各类用房建筑面积达到16 万平方米。同时处理好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 、 规 模 与 结 构 之 间 的 关 系 , 加 大 建 设 力 度 , 提 高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                                                                                     (上述数据统计截止到2008 年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