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注意:预交费用提前录取可能是骗局

“进入7 月份后,有不少自称是高校招办的人打来电话,有时一天能接三四个。”家住前旗乌拉山镇欣泽园小区的曹先生称,前几天,他还接到一个自称是某高校招生办主任的电话,称如预先交付一定费用,即可提前录取。为此,曹先生还向孩子学校的班主任询问,学校方面称,从未向外泄露学生的任何个人信息,他们对此情况也不了解。

“分数刚出来时,我们就接到类似的电话,特别郁闷。”同时,家长赵先生说,女儿今年高考结束后,他就不断接到推荐学校的电话。

记者走访多数考生家长了解到,现在一些民办院校生源一直很紧张,所以一些学校就开始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推荐,争取生源。多数家长担心孩子信息的透露,会给今后的个人生活带来影响。

教育部门:应保护个人信息

7 月15 日,就此问题,记者联系了前旗教育局招生办公室。该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学生从考试报名到高考分数查阅,均是由考生通过自治区高招办的内部招生网络,由考生单独在网上进行操作,“学生就读的学校不掌握其个人信息,泄露学生个人信息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该负责人提醒考生及家长:“每年高考结束后,市区街头都会出现很多大学招生处,考生在咨询学校信息时,一定要注意保密个人信息,以防出现个人信息外泄而造成不良后果。对这种预先支付费用即可录取的学校,家长更要提高警惕,以防被骗。”(记者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