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四篇

      2009  年湖南高考满分  作文四篇   

    ( 417600 )湖南新化  一 中          高 星 云 点 评     

    踮起脚尖(记叙文) 

    湖南考生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  些怕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  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  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我虽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严。今年是高三二期了,高考是  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 

    唯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总是  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的回来。我多么想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园游,去  河边吹风,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上天也没有给过我一次答应。 

    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们是为了  挣钱,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劳累。我愿意过得更艰苦些,毕竟我还有很长的明天。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  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  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  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  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  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  !  ”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  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    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不被流露,泪水却一  行一行的滑落。、        这一晚,我不知道  自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湿了一大片。 

     男 儿 有 泪 不 轻 弹 , 今 夜 我 却 泪 千 行    !  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    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地移动,我还有什么要感到生气呢    ?  

     朱 自 清 有 父 亲 的 背 影 , 史 铁 柱    (  生  )  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  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  ?  我有父母踮起  的脚尖  !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  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    ! 

    【满分理由】全文叙写夜深躺在床上的一个时间片段,  表现父母夜深回家踮起脚尖走路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此盼感悟,切合题意。文章整体  思路清晰,情感丰沛,有感染力。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也显示了考生相当不错的素  养和能力。文章开笔很简洁地推出一个具体情境,二、三自然段既是“生气”的注脚,也是  后文的必要铺垫。父母回家“踮着脚尖向我走来”部分的描写符合躺在床上的感受,表述真  实。铺写已然充足,情感自然喷发,将父母“踮起的脚尖”与朱自清父亲的背影等类比,让  这种关爱与深情升华到人类情感的普遍性这一高度,使主题更富有深意。(高星云)     

     【档次及得分】(一类卷上)计分:内容    25   分   +   表 达    25   分   +   发 展    l0   分   =60   分 。     

    二、踮起脚尖(记叙文)   

    湖南考生 

    从春到冬,母亲    踮起脚尖迎接新的一天;从小到大,母亲踮起脚尖为我撑一方爱的晴空。  ——题记     

    想起母亲,便想  起她很多个画面。每一个画面里,母亲的姿势都是踮起脚尖。     

    她踮起脚尖卖力  地踩着打禾机;她踮起脚尖把一筐筐的稻谷放进高高的谷仓里;她踮起脚尖摘下树上的桃儿、  桔子,挑到几里外的集市上卖;在集市的人堆里,她高声叫卖,那姿势仍是踮起脚尖„„但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 

    一 

    五岁那年秋天。  四里外的赵村放电影。母亲说好要带我去看的,可等她把碗洗好,把猪草剁好,装到大荷叶  锅里后,我们匆匆赶到赵村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了。更重要的事:晒谷坪上早就聚集了很  多人,连两旁堆起的草垛上也是人。我们挤不到前面去,站在后面根本看不见,我急得直嚷  嚷。母亲迅速地把我架在脖子上,“哎,好!还差一点!看不完整。”母亲又调整了一下身  体,这下我能完全看见了。当时,也没有去想,只知去看并不看得太懂的电影。许多年后,  我回忆起童年来,便明白了那晚,我能看到电影的原因,是我一直骑在母亲的脖子上,是母  亲一直踮起脚尖,踮了一个晚上。而她看到的却只是别人的后背。 

     二      

    十五岁那年夏天,  我中考。(那时,时兴考中专,特别是我这样的农村孩子,跳出农门,有份工作,就是长辈最  大的心愿。) 

     记 得    6  月  18  号那天,考完语文,我  走出考场,一眼就看到了人群里的母亲。她正踮起脚尖,探出半个身子,向这边张望呢!我  跑过去,轻声责备说:“妈,你怎么来了,咱家正在割麦子呢,忙都忙不过来!”母亲笑笑,  从塑料袋里拿出两张鸡蛋饼,还有几个鸡蛋,塞给我说,“我送这个来给你吃,你最喜欢吃  的了!天太热,没弄太多,怕坏,饿了吧!快吃” 

    我接过,低头看  见母亲头上还粘着几根小小的麦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好!   

    三 

    二十五岁那年冬  天,我失恋了,我觉得我的整个世界,都冻了,都塌了。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冷冷的风里,    万念俱灰!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米渣子(冰雹),我不管;又不知过了多久,飘起了鹅毛般  的雪花,我还是没管。后来,不知怎么的,走着走着,就回到了家。母亲见到我从单位回来,  又惊又喜,连忙帮我拍去身上的雪花,“头发上也有,别动,妈妈帮你弄下来!”母亲边说  着,就踮起脚尖,张开双臂,去弄我头上的雪。刹那间,我感到一种巨大的温暖弥漫全身,  这一刻,我明白:就算我失去了整个世界,我还拥有母亲,还有母亲暖暖的爱。我有什么理  由不积极地生活呢? 

     四      

    我正准备午睡的  时候,听到客厅里窸窸窣窣的声音,过来一看,是母亲,她正踮起脚尖,蹑手蹑脚的,“妈,  什么事呀!”“呀,把你吵醒啦!”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没事,我送点青菜过来!顺便  看看,你们有没有要洗的衣服!„„噢,快去睡!快去!”我没能拗过母亲,她硬是把我儿  子换下的脏衣服拿走了。 

    这一年,我三十  四岁,母亲五十七岁。她在我所在的学校食堂做临时工,一份几百块钱的工作,她却比谁都  看重,都珍惜。空余时间,还在食堂后面的空地上,种了菜,时不时地来帮我做做家  务„„ 

    母亲拿着脏衣服  的身影已经走远,灶台上,放着她刚刚从地里摘下的青菜,翠绿翠绿的,还闪着光。往事一  幕一幕,那踮起脚尖的身影在我的泪眼前交错浮现,告诉我许多,也教会我许多,还提醒我  许多„„ 

    【满分理由】文  贵出新。读罢这篇满分作文,我们只觉得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而这“新”体现为以下三  个方面:   

               一是立意别出心裁。小作者截取横断面的形式来写,确有不同凡响之  处。更可称道的是,文章能通过“踮起脚尖”这一个个细节凸现深刻的主旨——母爱。其立  意深刻,寓意之深广,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写法独到新颖。文章围绕“踮起脚尖”,运用总分总结构,以时  间依次为经,以细节为纬,展现了一幅幅“别开生面”的慈母爱子图画,以状写人物行动为  开端,中间也借助各个人物行动来突出人物性格,结尾重扣人物行动,而画龙点睛式的人物  神态、人物语言,为表现人物及主题增色不少。   

    三是组织能力新巧。全文谋篇布局,独出心裁。不说  序词的运用,单说横断面的截取,就匠心独具。作者截取“五岁”“十五岁”“三十五  岁”“四十岁”等四个人生阶段,表现从小到大,从读书到成家,“母亲踮起脚尖为我撑一  方爱的晴空”的主旨。能达到如此新巧的构思,实为难得。文中有《乡愁》的影子。(高星云)     

      【档次及得分】  ( 一 类 作 文 卷 上 ) 计 分 : 内 容   25+   表 达    25+  发展等级  10=60 

      

    三、踮起脚尖(议论文)     湖南考生     

    踮起脚尖,  就更靠近阳光。 —— 题记   

    踮起脚尖,  听晨风抚过松林,飒飒作响,那是林海的呼吸;踮起脚尖,感受初阳掠过草地,拾起珠玑,  那是天外的暖意;踮起脚尖,看蝶翅轻拍花朵,曼舞飞扬,那是生命的活力。踮起脚尖的人  生异样精彩!         踮起脚尖,感受大  自然的美丽。    

    看:美丽的大自  然,柳絮摇曳,燕子北归,艳阳高照,蝉鸣虫唱,麦浪吐金,丹桂飘香,雪花纷飞,寒梅傲  雪。在这独具韵味的世界中,不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打开窗子,看看屋外,推开门,来到  田野,踮起脚尖,伸开双手,闭上眼睛,倾听风声,触摸空气,一切都是那么地清新自然,  让人神清气爽。       踮起脚尖,谱写人间的真爱 。     

    瞧:那小女孩子,  正踮起脚尖,手里拿着十元钱,正往募捐箱里塞,脸上的表情是多么的神圣;那瘦弱的男孩,  把脚踮得老高, “ 妈妈我比你还高,我能提这个! ” 把袋子  死死地提在手里;高高瘦瘦的男生背后,母亲不停地踮起脚尖,为儿子翻正衣领!            踮 起 脚 尖 , 成 就 完 的 美 人 生 。      

     听 :   “  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牛顿踮起 “ 研究 ” 脚尖,向开普勒学习,  发明万有引力定律; “ 对渗透着血汗的成果从不视为己有,一有突破便立即  告知同行,让大家共享成果。他一次次用个人成就垫高了全国同行的起跳点,迅速造成千军  万马高起点上协同攻关的局面。 ”  袁隆平踮起 “ 道德   ” 脚尖,舍一己之名利,促全局之伟业,让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  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使杂交水稻产量再上新台阶。             踮 起 脚 尖 , 就 更 靠 近 阳 光 。      

    许下第一千零一  个愿望,有一天幸福会听我们的话。现在的我们, “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 ,我们就是青春,青春就是我们的筹码。在青春的竞技场上,我们踮起脚  尖努力耕耘,尽情挥洒汗水,期待能够丰收,即使我们手里捧着干瘪的稻子,我们也不在乎,   “  尽 吾 志 也 而 不 能 至 者 ,    可 以 无 悔 矣    ,   其孰能讥之乎!  ”        然而踮起脚尖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个追求者来说,仅仅是“踮  起脚尖”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够不着的果实,即使我们踮起  脚尖也还有我们看不到的风景。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荀子在他著名的《劝学》篇中就深有体  会地说  “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由此看来,踮起脚尖虽然能让我们看得远,但终不如站在  高处看得更远,“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也正是由于站得“高”才看得远,  那深邃的思想光芒才能够远照千秋万代。因此,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有时恐怕不仅是  一次踮起脚尖就可以了的,需要不辞劳苦,甚至不妨尝试辛苦登高,或许更为有用。   

    美好的景色要求  我们踮起脚尖。 

    人间的真爱驱使  我们踮起脚尖。 

    完美的人生离不  开我们踮起脚尖。             【满分理由】这是一篇构思严密,章法谨严的议论文。文章用“独句段落,标明分论点,领  起分层论证”的形式,结构分四层主体论证内容:第一层,踮起脚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第二层,踮起脚尖,谱写人间的真爱;第三层,踮起脚尖,成就完美的人生;第四层,踮起  脚尖,就更靠近阳光。四层主体内容互不雷同,由浅入深;第一层举出的是来自自然中的平  常事例,第二层举出的是来自生活中的平常事例;第三层见诸书籍中的典型事例;第四层联  系自身实际。   

    特别值得注意的  是,本文的结构具有很大的模仿价值:四层主体安排,全文总分层次的设置,常例和典型特  例的选择;首尾两段的相互照应;开头段总说铺垫,主体紧扣总说分四层论说,无不丝丝入  扣,端严有加。   

    文章首尾两段运  用 排 比 , 语 言 有 文 采 、 有 气 势 。  (  高 星 云   )  

    【档次及得分】  (一类  作文卷上)  计分:内容  25+    表 达   25+   发 展 等 级    10=60 

      踮起脚尖(记叙文)   

      (  417600  )湖南省新化一中          康榕榕 

    “今天又是中秋  节,他已经  50  多年没回来了。”姥姥 踮起脚尖站   在门槛旁,又在重复着她每年的今天都会说的话了。我听这句话也听了十多年了,看到她一  步步从充满希望到失望,如今,她显然已经绝望了,却仍然强迫自己相信,他还会回来。   

    他,指的是我姥  爷。姥姥常对我们说姥爷个儿很大,皮肤很白,很有看相,只可惜结婚第二年,他跟国民党  军一起到台湾去了,之后一直没有音讯。听爷爷说,他也没见过姥爷,所以姥爷对于我们家  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几乎是位可有可无的人物。只有姥姥,每天把他念在嘴里,挂在心上,  想在梦中。这么多年来她 踮起脚尖 ,日盼夜盼,结果却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每逢佳节倍思  亲”,过节,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今天是中秋节,大家一起围坐在餐桌边,一起吃  团圆饭。姥姥突然感叹一句:“不知啥时候,我们一家人才能真正的团圆。”于是大家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