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写作素材 汇编与点拨:第一专题 珍爱生命
22 、 海 伦 ? 凯 勒 《 假 如 给 我 三 天 光 明 》
( 1 )写作素材:作为一个盲人,海伦 ? 凯勒并没有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向我们展示多少“命 运”的多舛,而是更多地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热切、坦诚和真挚。可以这样说,尽管她受尽 了“命运”的折磨,但她献给人们的仍然是一颗火热的心,一颗关爱世界的心。海伦 ? 凯勒的经历如果说给了我们巨大的心理震撼和敬畏,那么《假 如给我三天光明》所袒露的心迹,能给我们巨大的人生感染,鼓舞我们去珍惜生命、热爱生 活。
角 度点拨: ①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②对世人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 望
( 2 )写作素材:我们每天都应该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去生 活,但是,当时间在我们面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不断延伸开去,这些品质常 常就会丧失。我们大多数人都把人生视为当然。我们并不感激我们的所有,直到我们丧失了 它。 (海伦 ? 凯勒)
角 度点拨: ①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去生活是我们的生命品质;②生命的 品质在于坚持;③“感恩”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23 、史铁生《我与地坛》
( 1 )写作素材:史铁生双腿瘫痪,身患重疾,在经历过苦闷 与彷徨之后,他开始发奋创作,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等有重大影响的作 品。 1985 年以来,他开始思考人的命运,并认识到“人与生 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 史铁生已经无法用双脚站立行走,但他的思想却“走”得很 远。
角 度点拨: ①跨越困境是一辈子的事;②磨难可以摧残一个人得身体,但 不 能 打 垮 他 ( 或 她 ) 得 意 志 ; ③ 命 运 从 来 都 是 掌 握 在 自 己 的 手 中
( 2 )写作素材: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 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 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
角 度点拨: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规律,我们不必纠缠而自寻烦恼,安然 立命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 3 )写作素材:史铁生不幸被命运的重锤击中,在遭受突如 其来的厄运时,他变得暴躁孤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对母亲的关爱熟视无睹。 一直到母亲猝然去世之后,他才意识到母亲的伟大,才体会到“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 要加倍的”,他“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 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角 度点拨: ①母爱是这世上无可替代的情感;②行孝要趁早;③我们并不 是荒漠之中的独行客;④成熟有时要付出代价
24 、 欧 ? 亨 利 《 最 后 的 常 春 藤 叶 》
写作素材:
美国作家欧 ? 亨利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一个动人的 故事,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染上肺炎,生命垂危,她固执地认为窗外凋零的藤叶就是她生命的 昭示,当最后一片叶子凋落时,就是她生命终结的时刻。老画家贝尔曼冒雨画出终生追求的 杰作——最后一片叶子,唤起了琼珊对生命的 渴望。琼珊获 救了,贝尔曼却因淋雨感染了肺炎而去世。
角 度点拨: ①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的精神支柱;②友情是难忘的 歌;③人性的光辉是杰作的必备元素
25 、屠格涅夫《呱„„呱„„》
写作素材:
屠格涅夫在《呱„„呱„„》中讲述了早年因崇拜拜伦笔下的曼弗雷德而试图 自杀时,忽然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唤醒了善的本性,爱的良知,生的渴望,从而放弃了自杀 念头的故事。
角 度点拨: 珍爱生命在人生的每一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写作素材 汇编与点拨:第二专题 和平的祈祷
26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
( 1 )写作素材: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让我们看到了战 争结束后留下的创伤,主人公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被俘,在遭受虐待和折磨之后,他机智 地逃出战俘营。可是当他逃归并开始平民的生活后,他才发觉亲手建起的家园已经成为废墟, 而唯一的希望——儿子,也牺牲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天。他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埋葬 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
角度点拨:战争是摧残人类的杀手
( 2 )写作素材: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中主人公索科洛 夫当得知自己唯一的希望——儿子,在战争结束的最后一天牺牲的消息后,并没有一味沉浸 在 悲 伤 之 中 , 而 是 领养 了 孤 儿 凡 几亚 , 开 始 了 他另 外 意 义 上 的人 生 。
角 度点拨: ①命运由自己主宰;②不屈不挠的意志可以直面一切苦难
27 、 海 因 里 希 ? 伯 尔 《 流 浪 人 , 你 若 到 斯 巴 „„ 》
写作素材: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 ? 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通过 一名德国伤兵的所见所闻所想,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惨无人道、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 战争败坏了的整个年轻一代。透过这一切,更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造成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 的根源——军国主义教育。
角 度点拨: ①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固本大计;②战争摧毁的不仅是人的肉体, 更是精神
28 、 安 妮 ? 弗兰克《安妮日记》
写作素材:
《安妮日记》从 1942 年安妮 13 岁生日写起,到 1944 年 8 月 4 日 被 纳 粹 党 卫 军 发 现 时 为 止 , 记 录 了 安 妮 13 到 15 岁的心路历程。法西 斯剥夺了她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但是无法剥夺她梦想和思考的权利,她经历着战争的种种 罪恶,表达出对自由、和平的无限向往和渴望。
角 度点拨: ①珍惜和平岁月;②形体可以没有自由,但思想永远是自由的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写作素材 汇编与点拨: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29 、 苏 洵 《 六 国 论 》
( 1 )写作素材: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苏洵)
角 度点拨: ①换个角度思维,你将获得对事物崭新的认识;②奋力以赴方 能无往不胜;③失败的路往往是自己铺就的。
( 2 )写作素材: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 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
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苏洵)
角 度点拨 :①善始还要善终;②打击人才便是自毁长城
30 、杜牧《阿房宫赋》
写作素材: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 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 牧)
角 度点拨: ①不爱惜民力,就是自掘坟墓;②水(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31 、 苏 轼 《 念 奴 娇 ? 赤壁怀古》
写作素材: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
角 度点拨: ①自古英雄出少年;②什么才是真正的潇洒;③无法磨灭的功 业往往永恒
32 、 辛 弃 疾 《 永 遇 乐 ? 京口亭怀古》
( 1 )写作素材:
A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 吹去。 (辛弃疾)
B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
角 度点拨 :①获取辉煌的业绩才能青史留名;②英雄是时代的脊梁
( 2 )写作素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
( A 、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封山而还; B 、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 古 人 封 狼 居 胥 山 那 样 的 功 绩 , 却 落 得 向 北 回 望 , 仓 皇 败 还 )
角 度点拨: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 废;②立业当量力而行
( 3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
角 度点拨: ①老当益壮,最美夕阳红;②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33 、 朱 启 平 《 落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