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生命在三分钟内绽放

  考场如战场,同样需要战略战术。高考作文亦如此。    高考应试作文  的考分取决于考生数年的训练,平日的累积;也取决于考试时的那几十分钟,可能灵感一来  妙笔生花;同时也取决于评卷时的几分钟,可能就在三二分钟内,评卷人就给你“私定终身”  了。曾有位资深评卷老师在谈到高考时说,高考应试作文就三分钟的生命,在三分钟内你能  吸引住老师的眼球,让判卷老师青睐你,就能得高分。中国古代科举考试选出那么多人才,  没有听说几人科举文章能留传千古。苏轼有名吧?科举文章无名,李白也参加过科举考试,  但不知科举诗是什么样的。况且高考作文的生命有三分钟那么长吗?有位参加过高考作文评  卷的老师说:一下午判了一百多篇作文,四个小时,不到三分钟一篇文章,还是比较慢的。      由此可见,怎样打动评卷人,让三分钟呈现异彩,也是夺高分的一  个环节。笔者在此介绍几种方法,取悦于评卷人,增加感情分值。    一、  干干净净法。    评卷人拿到一篇文章在短时间内想尽快阅完,所以考  生书写一定要认真,尽量做到落笔不改。就是要改动,也不要留下污点。现在高考不准带胶  带,用橡皮擦又易擦破试卷。不妨带把小刀或刀片,用刀头轻轻刮掉。书写认真,学习可能  也认真,成绩可能也不错,评卷人会有如此推论。    二、规规矩矩法。        文无定规,要求有矩。写作时一定要符合要求。现在话题  作文一般要求是“请以 x x x 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平时训练时老师肯定也多次强调,但不少考  生一到考场还是旧病复发。下笔百言,离话题千里。此类文有跑题之嫌,一不小心就在三类  文以下了。另外评分细则中指出:缺标题扣2 分,每三个错别字扣1 分,重复的不计;不足  数字的,每少50 个字扣1 分。此类扣分都是不按要求而失的分。甚为可惜。标点的使用也要  规范。不能一逗到底。不能将顿号、逗号、句号都写成小圆点。在每行的最末一格不能使用  前 引 号 、 前 括 号 、 前 书 名 号 。      三 、 一 见 钟 情 法 。      好题一半文。拟一个漂亮的题目,开一个扎眼的“凤头”,让评卷  人“一见钟情”。   (一)拟一个醒目的题目。    新  颖别致、文采飞扬的题目,能给评卷人赏心悦目之感。拟题就像给小孩起名字,一定要认真  打磨,要做到“题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 考生拟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话题作文拟题时,要切合话题。    例如  2004 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  作文。(60 分)    水有水的性情——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水 的 灵 动 给 人 以 聪 慧 , 山 的 沉 稳 给 人 以 敦 厚 。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  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  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  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这些考生的作文题目就比较切合话题:a 灵动与沉稳。b 水天一色。  c 变化与发展的思辩。d 无山不稳,无水不动。e 永恒与变动。    2.拟  题在正确基础上求巧妙。    有这样一道作文题: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  断付出“等待”:小学生等待上中学,中学生等待上大学,等待集合,等待通知,等待误点  的班车,等待好友的来信„„等待中寄寓着希望,希望依偎着等待。请以“等待”为话题写  一篇文章。下面的题目起得就比较巧妙:“等待中,光阴悄逝„„”、“等待需要理智”,  用简练的语言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又切合话题;“不要守株待兔”,化用典故;“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借用名人诗句;“精彩,无需‘等待’”,活用广告词;“葡萄是要踮起脚  去摘的”、“掌握命运的纤绳”,巧用比喻的手法。    3.要符合文  体。    考生所拟的题目一定要与文体相符。《记一件小事》只能是记    事的记叙文。《我的班主任》则是记人的记叙文。《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显然是议论文的  题目。说明文的题目往往有“简介”“说明”之类的词语,如《手机的使用说明》。话题作文  拟的题目应切合自己选定的文体。    4.力求新颖,一目传神。      下面介绍几种拟题的方法:    ①比喻式:  《爱的港湾》、《诚信是金》、《我心如雪》。    ②拟人式:《一张渔网的  诉说》、《死去的风筝》、《无忧鸟》。    ③夸张式:《一花一世界》、《世  界很小是个家》。    ④反问式:《21 世纪你美吗?》、《究竟谁错了?》。      ⑤引用式:《一句话,一辈子》、《诚以养德,信以修身》、《红与白》。      ⑥并列式:《生命?心灵?选择》、《那山、那水、那人》。      ⑦对比式:《回报与索取》、《走出与回归》、《白雪红梅》。      ⑧悬念式:《假如明天没有太阳》、《溺水的游鱼》。     (二)开个好头。    好的开头能一下子吸引评卷人。开头可采用多种  方式:    1.引用材料式: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俗语谚语,往往具  有很强的哲理意韵和启示作用。在高考作文中选择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名人名言,诗词歌赋,  俗语谚语开头,可以为文章主题的出现营造一种哲理氛围,使文章中心突出,耐人寻味,发  人深思。    例如2005 年江西高考佳作《明月,照着我们的脸》是这  样开头的:唐时的风,吹动了多少公子的飘飘白衣;宋时的雨,打湿了多少女子乌黑鬓发?  那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  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他们正痴仰着那张张沧桑的脸、期待祝福的脸、渴望  热切的脸。    2.设置悬念式:在作文的开头设置悬念,往往能抓住  评卷人的注意力,激发评卷人的阅读欲望,引他深思,从而赢得高分。      例如2005 年四川高考佳作《那阵风吹过》就这样开头的: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纷  繁人间千万之事,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时光流逝,纵然我们记住了亲人的叮咛,友人的祝  福,情人的蜜语,一些伤心往事却难免淤积于胸,块垒难消。面对万千世事,我们该忘记什  么,又该铭记什么呢?答曰: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    3.情  景渲染式:在开头截取一个画面,或一个片段,或一个问题,迅速引起评卷人注意,调动评  卷人的阅读情绪。例如2005 年吉林考生高考佳作《两颗蒲公英种子》描写了这样一个画  面:一株蒲公英花开花谢,有两棵种子很快成熟了。蒲公英妈妈说:“孩子,你们长大了,  已经到了繁衍种族、生儿育女的年龄,妈妈没有过多的东西相送,只有给每个人一把小伞,  任凭你们天涯海角自己闯天下去吧!”妈妈的话音刚落,一阵轻风吹来,兄弟俩连告别都没  来得及就分别离开了母体,轻轻飘飘、游游荡荡地飞了起来„„      4.开门见山式:有些考生总喜欢在开头上绕来绕去,故弄玄虚,转弯抹角,说些不着边的话,  入题太慢;既浪费许多笔墨,又影响表达效果。实际上有许多优秀的作文开篇点题,如:记  叙文,一般都是直接进入事件的记叙,表明主旨;对于一般性的议论文或者散文,在开头就  应该摆明观点。即使在第一段用一则小故事或者用一组排比句来导入,第二段一定要把你表  达的中心摆出来。如果评卷人读完前两段(字数大约一二百字),仍不能捕捉到你的观点,他  就会有一定的阅读急躁情绪,所以此处点题非常必要!    例如 2005  年广东高考佳作《纪念》开篇这样写道: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  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  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    5.阐释题目  式:用简洁精辟的语言对作文题目的内涵及外延做简单的阐释,很快切入主题的一种方式。      例如2005 年吉林高考佳作《位置并不能左右价值》就是这样开头  的:是的,“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我非常赞同命题人的观点,  一般说来,位置与价值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仅仅是“可能”,而这个关系并不能决定价值。    因为价值怎样不绝对取决于位置如何,位置不能左右价值的体现。      四、话题突出法。    在开头用句子点题,在结尾用句子回扣话题,在  关键处用句子揭示文章的主旨,在主体段落用段首句表明段落的主旨。这些点题句、扣题句、  主旨句、段首句紧紧扣住话题,多次强调突出,对于评卷人形成视觉强刺激,便于评卷人把  握文章的结构与内容。    高考作文不同于通常的作文。作者只能在一  个小时左右完成800 多字的文章。评卷人只能在三五分钟内完成一篇文章的判分任务,哪有  功夫去为那些主题不明的文章“猜谜语”?因而,特别是议论性的文章,一定要旗帜鲜明地  表白自己的观点。    五、回眸一笑法。    写  好文章的结尾,如美人“回眸一笑百媚生”,能给评卷人留下极佳的印象。结尾可以采用多  种方式:    1.归纳式。    如:诚信与成功是  连在一起的。它带给人的或许是万贯家财,即“金钱”;或许是功成名就,即“才学”;或  许是流芳百世,即“荣誉”„„但是,这一切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乃是心灵的崇高和  精神的富足。所以,朋友们,请背起“诚信”的行囊,哪怕它只与“一毛钱”有关„„(《诚  信》)    2.呼应式。    如:雨,哗哗的雨,  豆大的雨点不由分说地铺天盖地地砸了下来。眼前白蒙蒙一片。(首)雨仍旧不见小,真希望  它能洗去多余的灰尘,还我们光彩明亮的世界! (尾)(《找回诚信》)      3.余韵式。    如:„„这祝福伴着远去的列车,消逝在暮色中。夕  阳西下,是白天的结束,也是星光灿烂的开始。(《走出那扇门》)    六、  亮点夺胜法。    在拟题、选材、构思、语言、文体等方面“突出奇兵”   往往能收到令评卷人拍案叫绝的效果。鲜丽闪亮的标题、新颖别致的结构、准确恰当的审题、  纯洁高远的立意、鲜活丰富的材料、饱满真诚的情感、高雅华丽的语言、创新独特的文体、  清爽整洁的卷面,其中的一个或数个能形成亮点,都能赢得了评卷人的青睐,评卷人给分也  会高抬贵手,从而夺胜。    当然以上种种只是临阵磨枪,在考场随机  应变,投机取悦于评卷人。要想取得理想稳定的成绩,还要靠考生平时的努力,刻苦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