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节 点 击 话 题 作 文
所谓话题作文,指的是以提供一个有约束力话题的方式,限定写作范 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 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体验。 1 、 解析话题作文的构成 话题作文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 材 料 + 提示语 + 话 题 + 要 求 。 比 如 2004 年 x 市中考作文试题中: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 得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 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 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这是 “材料”。
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健 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像羊和狮子那样的生存压力,但学 习、工作的压力仍然存在,正是这样的一些压力,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 这 就 是 “ 提 示 语 ” 。
请以“成 长需要压力”为话题,——显然是“话题”。 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 —— 这 就 是 “ 要 求 ” 。
许 多 话 题 作 文 没 有 材 料 , 比 如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生 命是一个奇迹,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但是世界给予我们的还有更 多 的 忧 虑 和 不 安 : 战 火 纷 飞 、 环 境 污 染 、 瘟 疫 蔓 延„„
对此你一 定有自己的体验或思考。请以“共享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 自拟,不少于 600 字。
本题中“生命是一个奇迹,在这个 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这不属于材料,而是提示语。有些话题作文 则有材料却没有提示语,如:从下面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中的一则,然后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在一个大花园里住着一个盲人,他 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料这个花园。一年四季,花园里总是一片姹紫嫣红。一个过路人非常 惊奇地观赏这漂亮的花园,不解地问盲人:“你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你根本就看不见这些 美丽的花呀!”盲人笑了,他说:“我可以告诉你四个理由:第一,我喜欢园艺工作;第二, 我可以抚摸我的花;第三,我可以闻到它们的香味;至于第四个理由,是因为总有像你一样 的人从这里经过,会因为我美丽的花园而心情愉快!”盲人的花园是他的精神领地,苦心经 营以后,他有了比花更美丽的理由。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理由” 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材料二:
据说爱因斯坦来到普林顿高级 研究所的第一天,管理员问他需要什么用具,他回答说:“我看,一张桌子或台子,一把椅 子和一些纸张、钢笔就行了。啊,对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管理员奇怪地问:“为什么 要大的?”爱因斯坦答道:“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样,每 个平凡或伟大的人都会犯错误。只有像爱因斯坦那样的人,不断丢弃错误,才能看到一条向 上的路。
请结合你 的生活实际,以“丢弃错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 、 文 题 自 拟 , 文 体 不 限 。 不 少 于 600 字。 2 、思想感情积极向 上。 3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
“理由”和“丢弃错误”两个题目都是直接从材料到话题,中间没有提示语。 可见,构成话题作文的四个部分中,“材料”和“提示语”不必兼备,但“话题”和“要求” 是不可少的。其中“话题”是核心,是审题立意的对象;“材料”是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 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作用;“提示语”的作用是启发审题、立意和明确写作的范围。“要 求”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也要认真审读。
话题作文与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 最大的差别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语)。话题作文提供 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 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 反三”的“一”;而材料作文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相吻合。如果考生不了解这一区别,抛开 话题,随意从材料中自行引出一个观点作文(比如写上面列举的话题“理由”,把文章主旨 确定为“快乐了别人,也就愉快了自己”),那么很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此外,从文体 上说,话题作文淡化了文体,只要没有特殊限制,除了记叙文、议论文外,写成散文、诗歌、 小说、剧本等都是允许的;而材料作文常常是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再从结构上看,材料作文 中的“料”是必须使用的,如果是议论文,一般应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引出论点的依据,而 话题作文的材料,用不用它无所谓。
2 、分清 话 题 作 文 的 类 别
从内涵的显隐看 ,有显豁类和含蓄类,前者如“成长需 要压力”、“理由”、“兴趣”等;后者如“风”、“忘忧草”、“人生没有草稿”等。一 般含蓄类的话题除了“字面义”外,须挖掘其“深层义”,如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等。
从语言形式看 ,有词、短语与句子之别,比如:“杂”、 “诚信”、“合作”,这是词;“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完美是残酷的”,这是句子。 一般来说,话题的字越少,外延可能就越大;字越多,外延可能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 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补上一些限定语,以缩小其外延,从而精选一个 角度来作文。
从范围的大小看 ,有窄、宽之分,比如:“人生的价值 在于奉献”,“完美是残酷的”等,就比较窄;“风”、“杂”、“理由”、“角色”等, 就比较宽。
从涉及的对象来看 ,有单一和多个的区别,比如:“丢 弃错误”、“共享生命”等,写作对象比较单一;而“良知与公德”、“真与假”、“生命 与灾难”等,就属于多对象话题。多对象话题实际上是一种关系型话题,写作是两者都要顾 及,并要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