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作文临场技巧明师系列解析(4)

   第四  节           话题作文布局技巧     

    考场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  话题作文,内容质量都是非常重要,肯定是第一位,这一点无庸置疑。但是,文章的体例新  颖同样也很重要。如同一件很好的商品,虽然质量上乘,但是还需要有很好的包装,才能引  起顾客的购买欲望。一篇内容质量上乘的考场作文,如果采用形式新颖的体例来表达,那么  就更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博得阅卷老师的好感,从而获得好成绩。所以,考场作文体例  创新相当重要。      

    什么是中考话题作文体例创新呢?  中考话题作文体例创新指把某些文学文体、实用文体或者专用文体的结构形式移植到中考话  题作文的写作中作为写作文体。这样做好处很多,能够让我们的考生有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  我们的考生可以使用自己最为得心应手的文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主  张。      

    近年来,在文体不限的作文影响下,  许多人避开常见的三大文体,选择应用文,试图从作文形式上突破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他  们让文体或与数理知识融合,或同影视艺术联姻,或跟现代科技接轨,通过移花接木,融会  文体,其创新形式令人目不暇接。为帮助即将参加中考的中学生朋友掌握考场话题作文体例  创新的方法,在中考时作文取得好成绩,下面我结合最近几年中考话题作文体例创新的一些  实际例子,谈谈在内容质量上乘的前提下几种文体形式上的创新。现略举几例说明如下:        

     一 、 简 章 式         

    即以招生简章的方式行诸文字。有  一学生在揭露应试教育束缚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禁锢学生个性、创造性等弊端时,从反面切  入,详略分明地介绍了学校设置专业的特点,如介绍“限制思维系”时,是这样作说明的:  “此乃我校热门专业。它会使您的孩子思维僵化,毫无见解。毕业后可做秘书一类工作。该  系教学特点如下:上课老师拼命灌,学生拼命记,作业如山题如海,只能听取老师意见,若  有个人见解,即被老师罚站、倒立等等共计三十六种刑罚。开始虽苦,日久天长定能出人头  地。该系系主任:榆木头。”语言幽默诙谐风趣,让读者在笑声中思考。        

     二 、 病 历 式         

      有一篇题  为《病历》的文章,全文由“处方头”和三则病例组成。每则病例代表一个学习时期,均由  症状、诊断、意见等部分组成。其中,第三个学段的文字最简洁,只有四个内容。病人:    17  岁,初中二年级。症状:病人回家路上,路遇车匪,在众  目睽睽之下,只身一人奋勇擒贼,身受多处刀伤。诊断:心眼残缺症,病入膏肓。意见:为  了王家的香火延续,建议娶个聪明的媳妇。正直勇敢的病号,反遭误诊,谁之过?家长?医  生?社会?岂不令人深思。      

     三 、 庭 审 记 录 式         

    有一中考  题是以“比”为话题,一考生拟题为《我不是堕落的催化剂——“比”的申辨》,以“庭审”  的形式展开,先交代“褒贬法官”、“原告”(堕落)、“原告证人”、“被告”(比)、“被  告证人”,再惟妙惟肖地活画出各类形象,一个个“人物”呼之欲出。如写原告的表现就令  人咂舌:堕落得意地站起来,恭敬地鞠了一个躬,微咳一声,说:“今天我作为原告,代表  ‘权力’、‘腐化’进行申诉。我本布衣,原本是出了名的清廉之人,但‘比’的出现打破  了这一切,我开始变了,变得臭名远扬,只因我跟人比吃穿、比金钱、比权力,最后遭人唾  弃。其实,‘比’才是真正的凶手,我要求缉拿真正的凶手——‘比’,并要求‘比’为此  赔偿精神损失费八百万元„„”      

     四 、 奇 思 妙 想 式         

    展开丰富  的想像,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篇题为《校园几何》的文章,它以“点”、“线”、  “面”、“体”连缀全篇,讲述了刚进校门的“我”以“点”的形式存在,是孤独无助的;  结识朋友后,组成了欢快无比的“线”,运动会上,我班获胜,构成了成长中的“面”,我  班代表全校出征,其它班为我班服务时,意味着已经合成了成熟的“体”,达到了最高境界,  这样的构思可谓新颖。还可直接采用空行间隔片断,“一”、“二”、“三”,“镜头一”、  “镜头二”、“镜头三”等形式对美妙的瞬间进行细节扫描,组合成一幅幅真实感人的画面。        

     五 、 剧 本 章 节 式      这也是创新的一种好  形式。如《我在家中学到了语文》一文,以“新三演义:爸、妈、我”为副标题,主体采用  章回体小标题:其一曰“曹操大举进江南,刘备兵寡求孙权”,其二曰“孙刘联兵破曹操,  曹操无奈回‘老巢’”。前有引子后有尾声。这样的形式当然有吸引力。有些还可以运用多  幕剧的形式,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转换,构筑成一幅幅鲜活流畅的画面,读来令人赏心  悦目。当然独幕剧也无不可。       

     六 、 诗 词 串 联 式           

    用诗词句  作为串联词连缀全文。如有作者以“水”为话题写就的《水祭》开篇是题记,接着以杜牧的  绝句《清明》中诗句为框架和线索,写出了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标题的四个概括性画面。最后还有附记。文章  不仅围绕“水”话题写出了水的过去、现在、未来,还引发了人们珍惜水资源的思考,改造  水资源的思索富有创意。      

     七 、 电 影 放 映 式            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以及画外音的形式来表现文章的内涵。  如《我的欢乐》就以“静思之乐”、“鏖战之乐”一静一动两个镜头展示出“欢乐”的丰富  内涵。而文章《我们这些少男少女》以“驰骋操场”、“为国而学”、“支援申奥”三个画  面来展示当今我们这些少男少女的风采——年轻、真诚、自信、善良、潇洒、放松。         

    

 八、情感起伏式            将自己的情感起伏作为文章的框架和线索,连缀全文。如《读    <  唐宋诗词  >  ,我真疾  迷》,作者全文以喜怒哀乐为小标题组成四个画面,既融进了自己的真情,又点明了自己“疾  迷”《唐宋诗词选》的原因。全文线索明晰,主旨明确。       

     九 、 几 何 证 明 式         

    2002  年安徽省中考作文以“掌声”为话题,有位考  生以《一道关于“掌声”的证明题》为题目,将要表达的内容,装进几何证明题中。文章开  篇即介绍两项内容。已知: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尤其,当一个人面对给以克服的困难、  无法经受的考验时,更需要掌声。求证:遇到困难与考验时的掌声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  给人以奋斗的动力、给人以一颗永不言败的心。中间的“证明”部分写了两件事,作为证明  的根据:一件是因为掌声,我在讲演中获得第一名;一件是写我参加运动会长跑,因为有掌  声,我才最后跑完全程。最后,以“所以命题成立”收束全文。        

     十 、 光 盘 承 载 式         

    如《初三  的 “ 光 盘 ” 》 一 文 , 按 “  A   面 ” 和  “  B   面 ” 将 文 章 分 为 格 调 迥 异 的 两 部 分 。      A   面内容反映的是初三生活的紧张、苦恼与无奈,而    B  面内宾则折射出初三生活的浪漫、清纯与鲜活。现放光盘    A   面 内 容 , 请 读 者 欣 赏 : 初 三 就 是    /   早自习时迷迷糊糊,晚自习时朦朦胧胧;初三就是    /   无数资料纷纷扬扬,无边题海浩浩荡荡;初三就是    /   七科老师手忙脚乱,莘莘学子头昏脑涨;初三就是    /   奔入食堂跌跌撞撞,跑进寝室哼哼唱唱;初三就是    /   考试之前咿咿呀呀,考试之后呜呜咽咽;初三就是    /  老师的教诲拉拉杂杂,父母的叮呤唠唠叨叨;初三就是    /  金榜题名风风光光,名落孙山凄凄惨惨。        

     十一 、歌 名别 解式          如《初三别解》一文,从头至尾全部用流行歌曲的歌名或歌词,把对初三各门功课的感受、  上课、考试、假日等内容,巧妙地融入歌名或歌词之中,言约意丰,新颖辊致。如此文的第  二部分:上课——《梦开始的地方》  /  下课——《梦醒时分》    /   课 间 十 分 钟 —— 《 牵 挂 你 的 人 是 我 》    /  最后一节课——《向前冲》  /    节假日——《我等你等到梦里头》  /  初三暑假——《真的好想  你 》 。        

     十 二 、 日 记 式         

    日记是广  大初中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写作体裁。日记体作文既可以是单篇日记,也可以由几则日记组  成来表达一个主题。结构形式比较灵活,每篇日记之间不要求有严格的逻辑衔接;表达也比  较自由,叙述、描写、议论可以随意穿插,便于作者表情达意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因  此,无论写作水平高下,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运用日记体进行话题作文的写作。        

    日记体作  文在以往的中考作文中就已经出现,但经过多年的写作实践,这种文体的作文越来越趋于成  熟,日臻完善。      

    

例如:    2003  年上海市中考某考生的满分作文《我想唱首歌》就运用  日记体作文形式,巧妙地利用报纸这一特殊载体,让连体姐妹的命运与自己的情感紧紧地联  系在一起。“我”的三则日记,按人物命运自然展开,记载了连体姐妹的命运和自己的心理  感受。第一天惊讶与担心,第二天的紧张与祈祷,第三天的同情与赞美。不仅讴歌了连体姐  妹珍爱生命、敢于追求的精神,同时形象地反映了小作者善良美好的心灵世界。        

    2003  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某考生的满分作文《爱无    止境》是一篇值得一提的好作文。它在日记体作文写作方面有所创新,取得了新的突破。文  章正文前安排了“题记”,概括文章的内容,点出文章的主旨。正文部分所写内容从作者刚  刚出生一直到十六岁,时间跨度大。聪明的小作者截取了几个片段,用母亲的两则日记和女  儿十六岁生日那天的一则日记把有关内容巧妙地组合在一篇文章当中,双线齐头并进,为我  们展现了母女二人的心路历程,尽情地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高尚。         

    日记层次  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用在考场作文中,易获高分。        

    如:一考  生以《都是考题惹的货》为题,用三则日记展开,分别写教室里老师刻薄的批评,宿舍里同  学恶意的讥讽,家庭中父母粗暴的责骂,且三则日记巧用“小雨”、“大雨”、“暴风雨”  来暗示情节的发展,传递作者心情,布局巧妙,感情真挚。        

    又如:写  学校生活的《老师,让我小憩一会吧》,用七则日记展开。“星期一,心惊胆寒”、“星期二,  拼它一搏”、“星期三,哀怨声声”、“星期四,冬天里短暂的春天”、“星期五,黎明前  最黑暗的时刻”、“星期六,苦战题海”、“星期日,再向虎山行”,通过一周生活的描写,  将 学 校 单 调 重 复 , 紧 张 苦 闷 的 生 活 真 切 地 表 现 出 来 。         

     十 三 、 散 点 式           散点式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从数个点上进行发散思维、铺排。“散点式”最突出的优点是语  言优美、情感浓郁。如一篇《我喜欢„„》的习作:我喜欢在薄雾缭绕的早晨,看天边冉冉  升起的一轮红日;我喜欢在热浪炙人的中午,听树林里此起彼伏的蝉鸣;我喜欢„„全文精  选了许多美好的事物作为抒情对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十 四 、 书 信 式         

    以书信的  形式写作文,显得自由灵活,亲切真实,但要注意格式正确、表达得体。        

    书信是一  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实用文体,也可以用来写话题作文。书信体作文除了要符合书信格式外,  正文部分谋篇布局相对灵活,表达方式可以采用叙事、描写、抒情、议论,还可以采用讨论  的形式;内容方面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甚至可以讨论问题。因为书信体作文一  般用来与别人交流沟通,所以便于抒发感情。书信体作文跟日记体作文类似,既可以是一封  信构成一篇文章,也可以是几封短信组成一篇文章,表达一个主题。在书信体话题作文的写  作实践中,已出现了“两地书”形式的书信体话题作文,这些信不再是一方写给另一方的单  向交流的书信,而是双方交叉着相互写来进行思想感情的沟通与交流。        

      书信体作  文内容不拘、结构自由、表达灵活,不需要复杂的过渡承接,作文时文体不太规范的同学也  能 写 好 。 这 种 文 体 大 家 很 熟 悉 , 容 易 掌 握 , 恕 不 举 例 。         

     十 五 、 创 编 式           即“新瓶装旧酒”式的故事新编,这样的文章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如以“钱”为话题  作文,一考生以《仙界新说》为题构思了一篇妙文,以仙界神仙纷纷另谋高薪职位来折射人  间 , 寓 庄于 谐 ,耐 人 寻味 。        

     十 六 、 广 告 式      广告是一种公告性应  用文,借用广告布局往往能出奇制胜。以广告布局,可按主题、画面、背景音乐、解说、字  幕等动态地呈现。多篇广告并举,更能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且新颖别致。      

     十 七 、 访 谈 式      访谈的形式可以是面  对面的访谈、打电话访谈、网上访谈。访谈式具有自由灵活、亲切可感的特点。如以“读书”  为话题作文,就可用访谈式来写,一问一答,定会写得精彩。      

     十 八 、 小 小 说         

    小小说是  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以描写、叙事为主,可以在文章中加入虚构的成分,有利于构思。小  小说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出人意料的结局、表现主题的含蓄性、主旨的深刻性、内容的可读  性等等优势,让人一见便生好感。我们那些擅长记叙描写、联想想象能力丰富的同学可以大  胆 的 采 用 小 小 说 这 种 文 学 体 裁 进 行 作 文 。         

    例如:    2001  年湖南省益阳市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关心》就是一篇构  思巧妙非常不错的小小说。该文由大家对一个百日小孩名字的关心,引出了一位被人漠视的  老人的故事。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鲜明地写出了大家对待老人和小孩的不同态度,主题非  常深刻。      

    又如:    2003  年福建省福州市一考生的满分作文《生活需要鲜花》也  是一篇小小说。文章虚构了一个洋溢着浓浓母女深情的故事。一束玫瑰花,再平常不过。可  当它出现在遭受沉重打击的妈妈面前的时候,就变

成了一种力量、一份爱心。当这束无  名者赠送的玫瑰花引导妈妈走出困境的时候,故事又戏剧性的把“我”推到了妈妈的面前,  送花人  --  无名者原来就是朝夕相伴的女儿“我”。故事情节    虽 简 单 , 但 却 写 得 悬 念 迭 起 、 波 澜 起 伏 。         

     十 九 、 戏 剧          

    戏剧也是  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要求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考话题作文采用戏剧形式作文,一般  适宜采用独幕话剧形式,这种形式主要以对话形式展开,描写和叙述很少,甚至可以不要。  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求相对集中,场景变化少,人物塑造不多,单求鲜活。如果采用多  幕剧的形式,可以把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巧妙的组织到一起,文章结构较自由,便于  借剧中人物之口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擅长对话描写、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好、思路活跃的同学  使 用 这 种 文 体 写 作 比 较 适 宜 , 便 于 发 挥 自 己 的 优 势 。         

    例如:    2001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某考生写了一篇题目为《发生在家里  的纠纷》三幕剧,获得了满分。文章中道具、场景的交代,人物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和旁  白)的刻画都很生动传神,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老人的关爱照顾不够,表达了作者关爱老  人的心声。      

    2001  年江苏省南京市某考生的满分作文《对?错!》  采用独幕剧形式,抓住初三学生爱好写作究竟是对还是错这一热门话题,反映了当代中学生  在学习上的迷惘,折射出当代教育体制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引起人们的思考。        

    2002  年四川省眉山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善良归家》  也是采用独幕话剧形式的一篇佳作,它借助话剧形式把抽象的事物人格化、具体的事物抽象  化,设置了四个具体的场景,深刻的表达了“人们需要善良,善良是人世间最宝贵的”这一  主题。       

     二 十 、 童 话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