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 讲, 小题标示布局
小题标示法就是将若干个围绕中心选用 的、典型的、能显示作者独特视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别统领在几个小标题下,有机组接成篇 的结构方法
此法最便于布局谋篇,且有举纲张目、 条理清晰、新鲜活泼、诱人细读的妙处。
近年高考优秀作文,除了选材新、构思 巧、立意高、语言美外,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巧立光怪陆离的小标题来布局谋篇。这些小标题 与文章的总标题互相照应,珠联璧合,成为佳作的一只只“亮眼”,含情脉脉,诱人神往。
那 么 怎 样 设 立 小 标 题 呢 ?
1 .以内容提要为小标 题
一般说来,文章的大标题概括全文内容, 是全文的“大眼”,而小标题则概括某一段或某几段的内容,可谓之文章的“小眼”。读者 看了小标题,就大体知道全文写了几方面内容,小标题下的段落写了什么内容。如《敬畏泥 土》——坚强伟岸的泥土/用途广泛的泥土/功高盖世的泥土,读小括号里的小标题就可知 文章分别赞美了泥土的“坚强伟岸”、“用途广泛”、“功高盖世”。如《积累》——奉献·积 累幸福/挫折·积累成功/昨天·积累明天,从小标题中可看出文章从三方面叙写了“积 累”:从奉献中积累幸福;从挫折中积累成功;从昨天积累明天。概括内容的小标题纲举目 张,让读者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产生思路清晰之感。
2 .以诗文名句为小标 题
如《悠悠水乡情》——小桥/流水/人 家;《水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四 季圆舞曲》——万紫千红总是春/映日荷花别样红/霜叶红于二月花/千树万树犁花开; 《“炼狱”四部曲》——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古诗文名句作小 标题,不仅有概括文章段落内容的作用,而且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给人美感,引人入胜。
3 .以修辞语句作小标 题
如《获取人生》——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人生是一段悠扬的旋律/人生是一条不断前行的小路;《为家乡检查身体》——望/闻/问 /切/识断结果。用比喻拟人修辞语作标题,形象生动,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4 .以时间词语为小标 题
如《水》(——0年代,蓝天碧水,野 花遍地/80年代,灰天混水,鸟飞鱼走/90年代,黑天毒水,鱼虾绝迹。不看内容,小 标题就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环境日益恶化。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 迫在眉睫,文章主旨已隐现其中。
5 .以人物语言为小标 题
如《老师的口头禅》——“万变不离其 宗”/“你这样下去可行啊!”/“你不行,有别人,别人不行,还有我吗”。记叙的内容 让人觉得井然有序。
6 .以标点符号为小标 题
如《成长=?》——成长=渴望/成长 =快乐/成长=疑惑/成长=烦恼/成长=思考;又如《明天——“?”“!”“......”》 ——明天——遐思的“?”/明天——振奋的“!”/明天——耐人寻味的“......”;《人 类止步吧》——枯藤+老树+昏鸦=优质木材/小桥+流水+人家=人类日用品/古道+西 风+瘦马=桌上的美食。符号插入小标题新鲜活泼,给人悬念,诱人快读!
作文对文体要求的淡化和放开,引爆了 众多考生的智慧火花,在表现形式上避俗求奇的一朵朵创新之花绽放在考场上,带给人们一 个个惊喜。
小标题结构法的运用,仿佛给文章着了 一件漂亮的新衣,使文章顿生亮色。中学生如果能从经历过的日常生活中,阅读过的书刊杂 志中,体味过的深刻感悟中,机智地“抓拍”几个特写镜头,灵活有序地加以组接和张扬, 就能够出现变无话写为有话写的状态,收到化平淡为神奇的效果。
但是需要提醒注意以下几点:
1 .此法并非都用。 比如写一件不太复杂的事,一般不需用小标题,用了反而画蛇添足,小标题 一般用于通过几件事、几个画面来表现一个中心的文章。
2 .拟法因文而异。 这就需要仔细推敲,反复选择。
3 .小题紧扣大题。 如《与书为伴》——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小标题都扣住“与书为伴”; 《馨香醉人》——月儿弯弯/茶香四溢/歌声动人,“月儿”,“茶”,“歌声”都是“醉 人”的。
4 .对称新鲜活泼。 如《中国的明天将会绚丽多彩》——昨天,绿军装绿遍大江南北/今天,红 唐装红透东西半球/明天,绚丽多彩遍及五湖四海;《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李后主 不尽的言愁/辛弃疾忠愤的希冀/闻一多痛恶的丑恶/朱自清心仪的美神;《夏日=?》—— 当夏日=“时装”时,夏日=洒脱/当夏日=“水果”时,夏日=鲜甜/当夏日=“游泳” 时,夏日=畅快/当夏日=“昆虫”时,夏日=神秘。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单纯追求形 式创新,而没有充实而鲜活的内容,那就只有花架子。因此,我们应在形式创新的同时,更 注重作文内容的厚实,并真实再现生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忘记这些才是决定作文 成功的关键!
【例文借鉴】
自嘲
——中西“自嘲”镜头集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
镜头一
苏东坡被贬官黄州,妻子生下了一个儿子, 请他题一首诗,苏轼嬉笑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 无难到公卿。”
画外音:自嘲,是一片无奈的叶子,心中 的风暴成就了它的舞动,恣意飘飞,随后化作豁达乐观的润土,滋养着生命的大树,峥嵘的 枝干,伸向心中的太阳。
镜头二
张大千第一次见到心仪已久的梅兰芳时, 紧紧握着这位京剧大师的手说:“您是君子,我是小人。”见梅兰芳露出吃惊的神情,他不 慌不忙地解释,“您是唱戏的,动口;我是画画的,动手。君子动口不动手,所以,您是君 子,我是小人。”顿时,满堂宾客爆发出欢愉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画外音:有时您用幽默的口吻说出自嘲的 话语,会转化为对他人真诚的赞美。这时,您的睿智和魅力会迎来掌声。犹如从音响里冲出 来的响亮。
镜头三
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娶了一位悍妇(说 惨点儿简直是只河东母狮)做妻子。有一天,苏格拉底正和客人谈哲学,妻子在一旁骂得口 沫横飞。苏格拉底又只好当演员了——装聋作哑。岂料,妻子竟当着客人把一盆冷水泼到苏 格拉底身上。“我就知道,打过雷后必定要下雨的。”可怜的苏格拉底慢吞吞地对惊愕万分 的客人说。
画外音:善于自嘲的人,总能化干戈为玉 帛,在风雨后,为自己沉淀出最美的彩虹„„
镜头四
在公园的小径上,歌德与一位经常攻击他 的批评家狭路相逢。“我是绝不会给傻瓜让路的。”批评家像一只好斗的公鸡。“而我正相 反。”歌德微笑着脱帽致敬,让到路旁。
鹤发童颜的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意外收到一 位陌生女郎的求爱信:“我们结合后,会生一个孩子,像你一样聪明,又像我一样美丽。” 萧伯纳回信说:“要是像我一样美丽,像你一样聪明,可就糟了。”
画外音:自嘲是大智慧大境界。你是喜欢 南拳北腿、武当少林,还是赞赏以柔克刚的太极功夫?
赞诗
自嘲,是豁达的心境,快乐会永远伴你。
自嘲,是对人的肯定,更是高远的境界。
自嘲,是可爱的羽鸽,温柔地化解矛盾。
自嘲,是高尚的品质,或许是一种艺术。
此文为典型的散点铺排法并结合小题标示 法写成的趣闻集锦式杂文。四个镜头,简约流畅,用议论生发出四段“画外音”,紧扣记叙 阐发理趣,结尾的四句“赞诗”画龙点睛,至此,文章便形散而神聚,归纳出故事的智慧, 启迪着读者的灵魂,发人深省。
【例文借鉴】
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
我认为,“感情上的亲疏”会直接影响到 “对事物的认知”。不然,同是H2O 的“水”,何以在不同人的笔下呈现出异样的特色,寄 寓着不同的情怀呢?
水——李后主不尽的哀愁
一代君王,本已习惯了金口玉牙、发号施 令,过惯了作威作福、纸醉金迷,享尽了春花秋月、歌舞升平,然而,一旦沦为仰人鼻息、 任人宰割的阶下囚,其心情会怎样呢?李煜忆“不堪回首”的“故国”,虑朝不保夕的现实, 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滋味”是什么?当然是“愁”是身世之“愁”,亡国之 “愁”,怀旧伤今之“愁”。“愁”如此铺天盖地、绵绵无绝,多情善感的李后生能不移情 于物、托物遣怀,赋滔滔不绝的江水以感性的认知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是啊,那奔腾不息的江水,就是他不尽的哀愁。
水——辛弃疾忠愤的希冀
即使遭受投降派的种种打击,可念念不忘 南宋王朝和沦陷区人民的爱国诗人辛弃疾,仍然向往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战斗 生活
。他置身江西造口壁,面对无数青山、不尽江水,虽满腹惆怅,却难禁一腔忠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人生的境遇,爱国的赤诚,使他寄意于山,赋情于水,山水 成为他认知的载体。是啊,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终究遮不住江水的向东流去,无疑,此 处的“东流”之“水”,是作者抗金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寄托。
水——闻一多痛恶的丑恶
1925 年,深受种族歧视和 民族压迫,带着强烈爱国热情的闻一多先生从美国归来。旧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 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使他心中的梦幻破灭了。面对北京西单二龙坑南端的一个臭水沟, 诗人对沟水的一个新的认知脱口而出:“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 里断不是美的所在”,只能“不如丑恶来开垦”。因为作者心有所积、情有所属,在爱憎交 织的心绪中,赋“水”的意象以“死”的特征。这丑恶的、腐朽的、绝望的“死水”,就是 当时黑暗的中国现实啊。
水——朱自清心仪的美神
南方已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也正在酝 酿之中。1924 年,朱自清先生的感情是积极进取、充满旺盛斗志的。他登山情满于山,游水 意溢于水。于是平平常常的一潭水,竟成生机勃勃、风姿绰约、令人心仪的美神:“那醉人 的绿呀!”使人心旌摇荡;那“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令人想张臂拥抱,令人想用手去抚摩, 令人想用口去吻。试想,如果朱自清先生没有热爱祖国山河的炽情,怎能对一潭绿水有此认 知和感受呢?
眼前同样的水,笔下何以有不同的描述和 寄寓?无疑,感情影响认知的结果。无须赘言。
一篇饱含文学色彩的佳作。文章所以能被 判为一类卷,主要得力于丰厚的文学素养。
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富有文学色彩的标题。以对偶辞格做 大标题,形式上整齐醒目、易读上口;内容上鲜明对比、高度概括。四个小标题,都是比喻, 组合为排比,诗一样的语言,画一般的布局,不仅条分缕析地显示了文章的层次结构,而且 准确、凝练地概括着每一部分的内容。
二、富有文学色彩的选材。感情之于认知 的关系,生活中本不乏写作素材,可作者倾向于书本,只在文学意蕴浓郁的名家名篇中选取。 所选材料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都能紧紧抓住“感情影响着事物的认知”这一写作重点。
小作者阅读之丰、积累之厚可见一斑。学 以致用、文笔流畅,自然会博得阅卷老师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