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顾城的一首诗《美》,诗里这样写道:“我所渴望的美,是生命与永恒,谁知他们竟水火不容。永恒的美,奇光异彩,却无感情。生命的美,千变万化,却终为灰烬。”真感慨当时的顾城,他才十八岁,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但他却思索着人生,思索着生命。更悲壮的是他以自刎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而我们的十八岁呢,碌碌无为,无休止的浪费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毛润之少年时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周恩来少年时则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少年为了拯救麻木的中国人而选择弃医从文,用精神文明来武装自己。现在的我们缺乏最多的便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没有真正武装自己的东西。一声叹息。。。。。。。想到这里心里不禁一丝酸楚。毕竟自己的十八岁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潇洒”走一回。不过现在长大了,思想变得更加成熟。路迢迢之云雾兮,吾之求索而长久兮。
仰望星空,顾城和英儿正在新西兰海边嬉戏,徐志摩和林徽因正在康桥漫步日月,海子正在山海关前奋笔疾书。。。。。。故人以乘西鹤归去,留给我们只有一页页思念。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对诗歌如此着迷,短短几行不起眼的文字,却常常让人深陷其中。想到自己,想到家,甚至想到祖国。可能这就是诗歌的美丽吧!有人说,诗人都是“疯子”,那我宁愿做一个跟“疯”的人。走过一片绿地,来到铺满瓷瓦的河边。从小捏着泥巴看着陶瓷罐子长大的我,对家乡有着独特的感情。踩着这些瓦片就像踩着繁星,那种滚滚燃烧的炙热涌上心头。望着滔滔的河水,感觉时间过的太快。二十年了,它依然那样的雄伟,壮阔。而我呢,却逐渐变老,变迂。仰望星空,让我想起了爸爸妈妈,想起了那盏昏黄的台灯,想起了妈妈为我辅导作文,想起你们工作的背影。想起你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用管,只管读书。”在我眼里,妈妈就是一个智慧而勤劳的才女。
仰望星空,让我想起了我那慈祥的爷爷奶奶,奶奶是个传统的中国妇女,保守的观念很强。爷爷是个事通,最关心宝岛台湾的人。每次回来,奶奶的第一句话总是:“去把你的头发剪了。”所以每次我都特别修饰了一下自己才敢见奶奶。这也是我短发的一个规律吧。而爷爷每次吃饭的时候才能见他,他总是舍不得他田里的那些精灵们。现在他们的皱纹越来越多了,所以我总是会抽出自己的时间回来看他们。
仰望星空,让我想起了那些可爱的朋友们,你们的微笑和祝福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我希望你们像繁星永远陪着我。有你们真好。
仰望星空,我看见一座座希望小学拔地而起,许多小朋友可以背上书包进学堂免费学习。仰望星空,我看见为祖国建设辛苦的叔叔阿姨们;仰望星空,我看见车水马龙中的交警叔叔;仰望星空,我看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我们偶尔仰望星空,更加注意的不只是星空的美丽或者更热衷于寻找星空的浪漫,而应该是“星空”中所蕴涵的“智慧”。它能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它能拨开人们前进的云雾。我们所要寻找的是更加灵魂的生活方式,这才是“仰望星空”的意义。
这是我在文摘周报上看到的一首诗歌,此诗的作者是国家总理家宝同志。他写道: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亲爱的朋友偶尔仰望星空,看看浩瀚的宇宙,看看未来的自己,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