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高考同题作文:爱心与尊严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  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严的,这也是一种美。正如费孝通先生说的“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既然捐助,捐助者应该有博大的胸怀,相信能够理解受捐者的心态,领者欣然,  拒者敬然。爱心不仅仅是财与物的施舍求助,也应该包括对人的尊严的爱护关怀。     曾几何时,慈善家陈光标高调捐款,抛洒钱财,可谓爱心无限,然而这种无视受捐者尊严的  行为也令许多人唏嘘;还有我们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高调公开贫困户的名单和展现他们受捐  的场面,真实令人呼吸困难。有谁考虑过这些受捐者他们的感受呢?且不说古有“廉者不受  嗟来之食”的美誉,至少拒绝了受捐的一家认为这是一种施舍,这背后当然他认为是尊严的  丧失。希望工程发起人、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认为,“如果以丧失受赠人的尊严来  获得自己的某种满足,这是一种慈善的暴力行为”。如今假日“扎堆”献爱心成为一种普遍  现象。记得五一节,某福利院老人们一天要接待四五拨志愿者,据说光洗脚一天就5、6 次,  反反复复聊天,反反复复被推出去晒太阳,令老人们不堪其扰。这样的爱心成了一种幸福的  负担,老人们俨然成了丧失尊严的道具。    如果我们没有考虑到捐赠对象的想法  和需求,把并不需要的东西强加于对方,以致造成反感和抵触情绪;甚至一些爱心捐赠带有  明显的功利色彩,或是为完成某项任务,那么其结果会使得受赠人丝毫感受不到真挚的关心,  而更像是一种道具任人摆布。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无论是帮助他人和被他人  帮助,其地位都应是平等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付出了,就理所当然获得某种道德优越感,  从而居高临下,颐指气使,苛求对方全盘接受,俯首帖耳。别忘了,受捐者亦有自己的尊严,  对于自己不需要和造成困扰的献爱心活动,也有说不的权利。须知,献爱心是要真切让人感  到“被爱”,而不是“被迫接受爱”。    在北京四惠地铁,许多路人都会把自己  看过的报纸送给收报纸的70 多岁李大爷,而李大爷给每位过往的路人发这张感激卡片,上面  还写着“再怎么急,也别忘了吃早饭。”表示在收报纸期间受到大家不少的帮助,一个老人  质朴的感恩心情跃然纸上。这是一个爱与尊严交织的温馨的画面。很多时候人在接受别人帮  助后都需要展现自己的尊严,无论是断然拒绝还是过后的偿还,正如古人云“穷且益坚,不  坠青云之志”,这其中的“志”就包含了人的尊严。于是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了唐山救  援队的身影,在雅安地震中我们也看到了汶川救援队的存在。    社会需要爱心,  就像天边的白云之于大地;人需要尊严,如同水之于生命。虽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但唯  一不变的是它们纯净的颜色,无论怎样的姿态,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